2025-05-22 15:39:57
113

广电与移动共享基站,为何延迟更高?

摘要
本文解析广电与移动共享基站出现更高延迟的深层原因,包括网络共享机制不完善、运维能力不足、频谱覆盖矛盾及资源分配策略差异,提出需通过技术自立与协议优化实现网络质量提升。...

1. 网络共享机制不完善

中国广电虽与中国移动签署共建共享协议,但实际共享程度存在差异。移动仅向广电开放部分4G基站资源,且未包含室内分布系统。当用户进入移动未共享基站的区域时,广电网络可能直接断连,导致请求需重新路由至其他基站,增加传输延迟。

广电与移动共享基站,为何延迟更高?

共享协议具体表现为:

  • 5G网络全量共享移动700MHz基站
  • 4G网络仅共享部分室外基站,且同一区域多频段时仅开放单一频段

2. 网络优化能力不足

广电缺乏移动通信网络运维经验,其基站参数调整、信号切换等关键操作依赖移动代维团队。实际测试数据显示,广电用户从5G切换到4G网络时的平均时延达120ms,比移动用户高出30%。

主要技术短板包括:

  1. 未建立独立网优团队
  2. 故障响应时间超过行业平均标准4小时
  3. 缺乏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系统

3. 频谱与基站覆盖矛盾

广电主力的700MHz频段虽具备强穿透性,但基站密度仅为移动2.6GHz频段基站的1/3。在用户密集区域,单基站承载设备数超过设计容量50%时,网络延迟将呈指数级增长。

不同频段覆盖对比(2025年数据)
频段 单基站覆盖半径 典型时延
700MHz 1.2km 28ms
2.6GHz 0.5km 18ms

4. 资源分配与优先级策略

移动在共享基站中实施QoS分级机制,优先保障自有用户带宽。压力测试显示,当基站负载达到80%时,广电用户的平均丢包率升至12%,而移动用户仅4%。

具体表现为:

  • 视频流媒体业务优先级低于移动用户
  • 基站资源池划分比例固定为7:3(移动:广电)

广电网络延迟问题源于共享机制缺陷与技术能力不足的双重制约。要改善现状,需建立独立的网络运维体系,并推动更平等的资源共享协议。短期可通过增加700MHz基站密度缓解覆盖问题,长期则需突破对移动的技术依赖。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