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价结构不透明引发质疑
广东广电基础套餐费用在清远市主城区达到每年852元(折合每月71元),包含100M宽带和付费电视频道。但政策用户才能享受基础优惠套餐,普通用户需承担更高费用。2025年3月有用户投诉称,原59元套餐在未明确告知情况下突增至196元,存在未明码标价问题。
- 基础套餐含隐性收费项目,如中数付费频道包
- 点播业务存在二次确认漏洞,易产生误消费
- 套餐变更通知机制不完善
二、服务捆绑与强制消费争议
用户反映存在恶意断网逼迫升级现象,部分区域光纤改造时要求用户自费升级,工作人员以”线路老化”为由拒绝维修旧网。2024年东莞案例显示,用户被要求加钱升级光纤套餐后才恢复网络。
- 套餐捆绑销售智能设备(如价值858元U点服务器)
- 光纤改造费用转嫁消费者
- 停机服务限制多,对比移动运营商缺乏灵活性
三、网络质量与价格不匹配
虽然套餐包含100M/300M宽带,但实际网络质量因区域差异明显。清远主城区仍存在光纤到楼+同轴入户的混合组网,部分地区网速稳定性不足。广电使用移动基站但存在服务优先级劣势,5G信号覆盖不均衡影响用户体验。
- 广电300M宽带:60元/月(需预存多年)
- 移动跨省宽带:40元/月(300M)
- 电信融合套餐:含通话+流量+宽带组合
四、市场竞争与行业反思
相较于三大运营商的移固融合套餐,广电在资费体系和服务创新上存在明显差距。其套餐设计仍以传统电视业务为核心,缺乏互联网化服务思维。用户数据显示,2024年广电宽带差评中68%涉及价格与服务不对等。
广东广电宽带套餐争议本质是传统广电网络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中,未能有效平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与用户消费预期所致。需要建立更透明的定价机制、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改进用户沟通方式,方能在5G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