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投诉焦点:网络卡顿与合约争议
近期山东威海部分用户反映广电宽带存在网络卡顿、视频加载困难等问题,尤其在高峰时段更为明显。有用户表示,升级光纤后网速未达预期,且客服回应消极,导致体验进一步恶化。合约纠纷也成为争议焦点——部分用户称被强制绑定36个月协议,但协议文件上未见本人签名,退网时遭遇阻碍。
典型投诉案例包括:
- 升级光纤后实际网速低于宣传的200M,网页图片加载失败
- 无线信号覆盖不均,卧室与客厅存在明显网速差异
- 退网需支付违约金,但用户声称未签署书面协议
实测数据:速度与稳定性差异明显
根据第三方测速数据显示,威海广电宽带在不同区域的性能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城区光纤覆盖区域下载速度可达80-150Mbps,但采用同轴电缆的老旧小区速度普遍低于30Mbps。对比三大运营商同类套餐,广电宽带的延迟波动率高出约40%。
运营商 | 平均下载 | 峰值延迟 |
---|---|---|
广电 | 62 | 120ms |
电信 | 95 | 68ms |
联通 | 89 | 75ms |
官方回应与改进措施
威海广电网络公司于2025年1月发布声明,承认部分地区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并宣布启动网络优化工程:
- 2025年底前完成城区90%光纤改造
- 推出「不满意免费用」服务承诺,72小时内未解决故障可申请费用减免
- 开放线上合约查询系统,用户可实时验证协议条款
技术部门解释,同轴电缆改造成本较高是历史遗留问题,新建小区已全面采用FTTH光纤到户方案。针对共享带宽争议,官方强调实际采用动态分配技术,高峰时段保障基础带宽不低于30M。
威海广电宽带的网络质量争议源于技术迭代差异和服务透明度不足。虽然光纤改造工程逐步推进,但用户期待更高效的故障响应机制和更清晰的合约条款说明。对于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建议优先选择已完成光纤改造的小区,并保留好服务协议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