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费高昂的隐性成本
天津大港广电宽带用户普遍反映套餐费用超出市场平均水平,且存在隐性收费陷阱。例如升级光纤时需额外支付设备更换费用,但实际服务协议中未明确说明后续维护责任。部分用户发现套餐包含的“免费电话卡”实为捆绑消费,使用一年后需承担额外月租。
二、网络质量与服务缺陷
网络高峰期卡顿成为普遍现象,晚间10点至凌晨2点期间,视频加载失败率高达60%。技术检测显示,区域内仍存在以下问题:
- 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组网,传输效率低于全光网30%
- 共享带宽模式下用户超载率达150%
- 设备维护周期超过行业标准2倍时长
三、退费流程的障碍设计
用户终止服务时面临多重限制:
- 协议中隐藏36个月最低消费期限条款
- 退费申请需提供原始设备包装盒等非常规材料
- 客服系统未设置人工退费专线通道
四、问题根源与用户对策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与运营模式落后是核心症结。广电网络仍沿用电视业务管理体系,宽带业务仅占营收比12%,导致:
- 留存设备更换记录作为维权证据
- 定期测试网速并截屏存证
- 向通信管理局提交集体投诉
天津大港广电宽带问题本质是传统广电体系转型滞后的集中体现,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工信部投诉渠道,同时推动建立第三方服务质量监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