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升级:从5G到数智化转型
中国广电在2023年启动5G商用后,逐步将战略重心转向数智化服务。其子公司中广宽带于2023年11月更名为“中广数智科技”,业务范围新增人工智能开发、5G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方向,标志着从传统宽带服务向智能化技术平台的全面转型。2025年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广电将依托“5G+有线”双轮驱动模式,推进全国省网整合与垂直行业应用结合,形成覆盖教育、政务、文化等场景的融合服务能力。
智能本地化布局:技术与场景融合
广电通过本地化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加速服务升级:
- 在内容生产领域,湖北广电打造“楚韵智能体”,结合方言理解能力提升文化内容生成准确度至92%;
- 5G智能客服系统上线,基于大模型实现每秒50 Token的响应速度,覆盖超5000个运营知识点;
- 宁夏、广西等地广电网络推出“一键成片”“智能媒资管理”工具,将视频生产效率提升7倍。
广电将5G与物联网、应急广播等场景结合,例如江苏有线开发的5G车载传感设备和工地监控系统,实现从家庭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覆盖。
智算网络: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中国广电提出“算网协同”战略,构建四级分布式智慧广电云:
- 以4.9GHz和700MHz互补频段为基础,优化网络时延与带宽确定性;
- 搭建“国家+省级+地市+边缘”算力节点,支撑文化大数据存储与交易;
- 布局元宇宙、空间计算等创新场景,通过异构计算和3D渲染技术强化文化生产生态。
该体系已应用于国家文化专网建设,为超2000万用户提供低延迟、高可靠的数据服务。
未来展望:差异化竞争路径
广电计划通过三项举措实现5G差异化突破:
- 资源整合:2025年完成剩余8省“一省一网”整合,统一运营标准;
- 内容捆绑:推出“电视+宽带+5G+X”套餐,突出高清视频与VR内容优势;
- 技术迭代:向5G-A网络演进,探索卫星通信与6G预研。
据预测,广电5G用户规模将在2025年末突破5000万,其中30%来自政企数字化服务。
结论:中国广电通过“智能本地化+智算网络”双引擎,正从传统运营商转型为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其以文化数据为核心、以5G-A为技术底座的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内容+连接”的融合升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