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12:56:44
507

东莞广电宽带升级为何强制消费且断网频发?

摘要
东莞广电以政策名义强制用户升级光纤套餐,通过断网、隐藏收费、客服施压等方式迫使消费,暴露出公共服务垄断下的权益侵害问题。消费者面临维权困境,需强化监管与法律救济机制。...

一、政策背景与网络升级争议

自2017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动高清电视普及政策以来,东莞广电网络以「光纤改造」为名义推进网络升级。但政策明确要求的是设备更新而非强制用户承担升级费用,实际执行中企业将网络改造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声称老旧线路「无法维修」直接断网,迫使选择付费升级光纤套餐。这种将公共服务技术迭代与商业营销捆绑的行为,引发用户对政策执行变形的质疑。

东莞广电宽带升级为何强制消费且断网频发?

二、强制消费的典型表现

东莞广电的强制消费模式呈现系统性特征:

  • 断网倒逼升级:通过中断原有同轴电缆服务,仅提供光纤套餐选项,且拒绝修复传统线路故障;
  • 隐藏附加费用:名义「免费升级」实则收取100-200元工料费,部分用户遭遇未明示的协议期绑定;
  • 客服销售化:维修人员与客服统一话术推销高价套餐,甚至威胁「不升级就停用」。

三、用户遭遇的断网维权困境

消费者维权面临三重阻碍:一是广电以「信号调试」「设备老化」等理由规避违约责任,拖延传统线路恢复时间;二是投诉渠道形同虚设,客服仅重复官方回复不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协议陷阱,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绑定36个月合约,且缺乏有效证据留存。

四、法律与监管层面的矛盾

从现有案例看,东莞广电的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公平交易权」和《民法典》合同编的诚信原则:在未与用户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终止服务,且将技术升级成本强制转嫁。但地方监管存在模糊地带,通信管理局与市场监管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导致用户向工信部投诉仍难以有效解决问题。

东莞广电宽带升级乱象本质是垄断性企业利用技术迭代进行营利模式创新,却漠视用户选择权的典型案例。需通过强化行业监管、明确技术升级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快捷维权通道等方式,防止公共服务异化为强制消费工具。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