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技术创新突破
深圳通过”基础芯片+核心算法”双轮驱动,在服务器领域实现多项根技术创新突破。华为昇腾系列AI处理器采用7nm工艺制程,单卡算力突破256TFLOPS,配合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训练框架,使千卡集群算力效率提升至92%。在异构计算领域,世硕科技推出的动态网络架构支持CPU/GPU/FPGA混合调度,实现训练任务能耗降低35%。
技术维度 | 传统方案 | 深圳创新方案 |
---|---|---|
单卡算力 | 128TFLOPS | 256TFLOPS |
集群效率 | 78% | 92% |
训练能耗 | 3.5kW/机柜 | 2.2kW/机柜 |
智算集群战略布局
深圳构建”中心+边缘”的立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形成三大核心能力集群:
- 鹏城云脑Ⅲ期实现16EFLOPS智能算力供给,支撑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
- 弈峰科技数据中心部署5000+高功率机柜,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50kW
- 分布式边缘节点覆盖全市200+工业园区,平均响应延迟<5ms
该布局有效支撑深圳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规划,为1200家相关企业提供实时推理算力。
产业生态升级路径
深圳通过”三链协同”推动算力产业升级:
- 硬件产业链:形成从芯片设计(华为昇腾)到服务器制造(世硕科技)的完整链条
- 服务生态链:建立算力调度平台,实现跨集群资源利用率提升40%
- 应用创新链: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落地50+十亿级场景
这种生态体系推动深圳AI终端产业规模在2026年突破8000亿元,培育出20家以上超十亿营收企业。
深圳通过根技术创新突破算力瓶颈,依托智算集群重构算力供给模式,形成”芯片-设备-平台-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这种发展路径不仅支撑本地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更为中国在全球算力竞争中建立战略优势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