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署流程与系统初始化
海康存储服务器的部署需从硬件连接和系统初始化开始。首先通过管理口(默认IP为10.254.254.254)连接设备,使用浏览器访问HTTPS地址完成基础网络配置。首次登录需使用默认账号(如root:123456或hik:123456),并强制修改密码,密码需包含至少8位且含4类字符(数字、大小写字母、符号)。
关键步骤如下:
- 通过BCM远程控制台或本地终端登录系统;
- 修改默认用户密码以增强安全性;
- 配置数据口IP地址,确保与交换机及监控设备互通。
二、存储服务器管理配置
硬件配置需满足监控点位和存储容量需求,建议选择支持RAID5/6级别的服务器,并预留热备盘(16-24盘位留1-2块,36-48盘位留2-3块)。软件配置步骤如下:
- 安装iVMS-4200客户端并勾选“存储服务器”组件;
- 在设备管理中添加本机为存储服务器,完成IP绑定与硬盘格式化;
- 通过远程配置界面设置存储计划,关联监控点并选择录像模板。
组件 | 最低要求 |
---|---|
CPU | 4核2.0GHz |
内存 | 8GB DDR4 |
硬盘 | 4TB SAS/SATA(RAID5) |
三、存储策略与逻辑卷设置
在存储池管理中,需按顺序创建私有卷(SY)、备份卷(BF)和录像卷,建议私有卷和备份卷各分配60GB,剩余空间按8000GB为单位划分录像卷。存储策略设置要点:
- 选择RAID级别时平衡性能与冗余需求;
- 配置录像计划时启用存储配额模式,单个服务器支持最多64个监控点;
- 使用H.265编码可减少50%存储空间占用。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Q:如何更改存储服务器IP地址?
A:登录管理界面,进入网络配置模块,选择静态IP模式并输入新地址,保存后重启生效。
Q:录像文件无法回放怎么办?
A:检查存储服务器硬盘状态,确认存储计划已正确绑定监控点及时间模板,同时验证iVMS-4200客户端版本兼容性。
海康存储服务器的配置需兼顾硬件选型、系统安全策略和存储逻辑设计,通过RAID管理和存储配额实现高可靠性。完成部署后,建议通过iVMS-4200客户端进行录像回放测试,并定期检查硬盘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