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准备与环境要求
配置RAID5阵列前需满足以下硬件条件:
- 至少3块同型号企业级硬盘(推荐4块以上含热备盘)
- 服务器支持RAID5功能且固件版本≥V4.1.60
- 单盘容量不低于4TB(2025年后新型号要求)
存储模式需设置为“配额模式”,禁用“盘组模式”以避免功能冲突。
二、RAID5阵列配置步骤
2.1 自动配置流程
- 进入存储管理→阵列管理→开启阵列模式
- 重启后选择“一键配置”,默认创建RAID5阵列
- 系统自动分配热备盘(4盘及以上配置时生效)
2.2 手动配置流程
硬盘数量 | 推荐阵列类型 |
---|---|
3-12块 | RAID5(默认) |
≥4块 | RAID5+全局热备盘 |
手动配置需注意:阵列块大小建议512KB,采用隔盘创建策略提升性能。
三、常见问题处理方案
- 硬盘无法识别:检查是否为认证IOT硬盘或企业级型号
- 阵列降级处理:自动重建需存在热备盘,手动重建需更换故障盘
- 初始化速度慢:与硬盘读写性能正相关,不影响正常录像
四、最佳实践与注意事项
关键运维建议:
- 定期检查阵列状态(正常/降级/下线)
- 重构期间避免断电,重构进度可在存储管理界面查看
- 全局热备盘适用于多阵列场景,局部热备用于独立存储柜
通过标准化的RAID5配置流程与预防性维护策略,可提升海康存储服务器数据安全等级至99.9%。建议每季度执行阵列健康度检查,并及时更新RAID控制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