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选型与基础配置
服务器硬件选择需遵循性能与冗余并重的原则。推荐采用以下配置组合:
- CPU:支持超线程技术的多核处理器,如Intel Xeon Gold系列
- 存储:RAID 10阵列搭配NVMe SSD,确保I/O性能与数据安全
- 电源:双冗余电源模块配置,支持热插拔更换
系统安装阶段应通过自动化脚本完成初始化配置,包括网络参数设定、默认用户创建和基础软件包安装。
安全防护策略部署
建立多层防御体系需完成以下关键设置:
- 禁用root远程登录,创建独立管理账户并配置sudo权限
- 启用防火墙策略,仅开放必要服务端口(如SSH使用非标准端口)
-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异常登录行为
协议 | 端口 | 源地址 |
---|---|---|
TCP | 22000 | 管理IP段 |
HTTP | 80 | CDN节点 |
性能调优与资源管理
通过内核参数优化可提升20%以上并发处理能力:
# 调整文件描述符限制
fs.file-max = 1000000
# 优化TCP协议栈
net.core.somaxconn = 65535
建议采用容器化部署方案实现资源隔离,配合Kubernetes进行动态扩缩容。
成本控制与监控方案
实施弹性资源分配策略,根据业务峰谷值动态调整计算资源:
- 采用竞价实例处理非核心业务
- 设置自动快照策略保留最近7天数据
- 部署Prometheus+Grafana监控套件实现成本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