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 Ping 测试基础连通性与延迟
Ping 是检测网络连通性的核心工具,通过发送 ICMP 回显请求包并统计响应时间,可快速判断目标服务器是否可达及网络延迟水平。其基础用法为:
ping [IP地址/域名]
在 Windows 系统中,使用 ping -t
可启动持续测试模式,适用于网络检修场景;Linux 系统默认持续发送数据包,可通过 -c
参数指定测试次数。
二、Traceroute 追踪数据包传输路径
当网络连通性异常时,Traceroute(Windows 为 tracert)可定位数据包传输路径中的故障节点。该命令逐跳显示路由信息,帮助识别网络拥塞或中断位置。
# Windows
tracert [IP地址/域名]
# Linux
traceroute [IP地址/域名]
Tracepath 作为 Linux 的替代方案,无需管理员权限即可显示 MTU 值等扩展信息。
三、Netstat 检查网络连接与端口状态
Netstat 提供实时网络连接监控能力,可查看活动连接、监听端口及路由表信息。关键参数包括:
-a
:显示所有连接和监听端口-n
: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t
:仅显示 TCP 连接(Linux)
通过分析输出结果,可快速识别异常连接或端口占用问题。
四、Nslookup 诊断DNS解析问题
域名解析失败时,Nslookup 可验证 DNS 服务器响应状态,排查域名与 IP 地址映射关系。典型用法包括:
nslookup [域名]
nslookup [IP地址]
该命令支持指定 DNS 服务器进行针对性测试,例如 nslookup example.com 8.8.8.8
将强制使用 Google DNS 解析域名。
五、Telnet 验证端口可达性
Telnet 通过建立 TCP 连接测试特定端口的开放状态,适用于验证 HTTP(80)、SSH(22)等服务的网络可达性:
telnet [IP地址] [端口号]
连接成功将显示空白终端,失败则返回超时或拒绝连接提示。需注意现代系统可能需手动启用 Telnet 客户端功能。
综合运用 Ping、Traceroute、Netstat、Nslookup 和 Telnet 五大命令,可系统化诊断网络连通性、延迟异常及路由故障。建议建立定期检测机制,结合 Zabbix 等监控工具实现网络状态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