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修作业基本要求
维修人员须通过专业资质认证,熟悉服务器架构与安全操作规范。作业前需完成四确认流程:
- 确认维修工单与设备编号匹配
- 确认已断开外部电源并悬挂警示标识
- 确认静电防护设备正常运作
- 确认备份关键数据已完成
作业全程需佩戴防静电手环、绝缘鞋及护目镜,禁止单独操作。
二、标准操作流程
服务器硬件维护应遵循三级操作规范:
- 一级操作:更换硬盘/内存等热插拔部件,需保持系统在线监控
- 二级操作:电源模块维护,必须切断PDU供电
- 三级操作:主板级维修,需拆除全部线缆并静置15分钟
拆装精密部件时应使用防磁工具,扭矩扳手误差需<0.5N·m。
三、常见隐患识别
重点关注三类风险源:
- 电气隐患:包括漏电保护失效、接地电阻>4Ω等
- 机械隐患:含风扇轴承异响、导轨变形>0.3mm等
- 环境隐患:机房温湿度超出22±2℃/45-65%RH范围
每周应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配电单元,温差>15℃需立即检修。
四、安全防护措施
实施分层防护体系:
- 物理层:机柜安装震动传感器与门禁记录
- 网络层:维护端口启用IP白名单过滤
- 数据层:维修前创建LVM快照与事务日志
关键操作需双人复核并留存操作录像。
五、应急处理程序
突发事件处置优先级:
- 立即切断总电源(火灾除外)
- 启动机房气体灭火系统(仅限火情)
- 执行数据抢救预案
- 保留现场记录(含传感器日志)
事故报告须在15分钟内提交安全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