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防护责任与技术要求
根据服务器租赁协议核心条款,数据防护应当包含以下技术保障:
- 存储安全:服务商需采用RAID磁盘阵列技术,确保硬件故障时数据完整性
- 访问控制:实施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系统,用户身份验证需达到双因素认证标准
- 备份机制:每日增量备份与每周全量备份并行,保留周期不低于90天
- 加密技术:传输层强制启用TLS 1.3协议,静态数据采用AES-256加密存储
二、合规标准与法律约束
协议双方应当共同遵守的合规框架包括:
- 《网络安全法》第37条规定的数据本地化存储要求
-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 GDPR关于跨境数据传输的约束性条款(适用于跨国业务场景)
- 等保2.0三级认证中的物理环境与网络安全要求
三、网络监控服务规范
网络监控服务应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监控维度 | 基础级 | 企业级 | 高级 |
---|---|---|---|
响应时间 | ≤30分钟 | ≤15分钟 | ≤5分钟 |
日志保留 | 30天 | 180天 | 1年 |
服务商需提供7×24小时实时流量监控,异常流量波动超过基线值20%时应触发自动告警
四、责任划分与风险共担
- 服务商责任:保证物理设备符合GB 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 用户责任:禁止利用服务器资源进行DDoS攻击、加密货币挖矿等非法活动
- 共担风险:因不可抗力导致的服务中断,双方应协商制定灾难恢复预案
本协议通过技术规范与法律条款的双重约束,构建包含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动态防御体系、审计追溯机制的综合安全框架。特别强调服务商需每季度提供第三方安全评估报告,用户则需配合完成年度渗透测试,共同维护数字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