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地址的组成与类型
IP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包含IPv4和IPv6两种版本。IPv4采用四段十进制格式(如192.168.1.1),而IPv6使用八组十六进制字符(如2001:0db8:85a3::8a2e:0370:7334),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间。
服务器IP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类:
- 静态IP由服务商固定分配,适用于需稳定访问的业务系统
- 动态IP通过DHCP协议自动分配,适用于临时性连接场景
二、主机名与域名解析
主机名是设备的可读标识符,Linux系统可通过hostnamectl
命令修改。域名解析通过DNS系统将字符地址(如www.example.com)转换为数字IP,本地hosts文件可设置特殊映射关系。
命令 | 功能 | 系统支持 |
---|---|---|
ping | 测试连通性并显示IP | 全平台 |
nslookup | 查询DNS解析记录 | Windows/Linux |
hostname | 查看当前主机名 | Linux |
三、端口号的作用与分类
端口号标识具体服务入口,范围0-65535。重要端口包括:
- 80:HTTP网页服务
- 443:HTTPS加密传输
- 22:SSH远程管理
- 3306:MySQL数据库
通过netstat -tuln
可查看当前端口占用情况,云服务器需在安全组配置开放规则。
四、管理接口安全配置
建议采用以下安全实践:
- 修改默认SSH端口(22)
- 使用密钥认证替代密码登录
- 设置IP白名单限制访问源
- 定期更新SSL证书
服务器地址体系包含IP、主机名、端口三个核心要素,需结合静态分配、DNS解析、端口管理形成完整解决方案。现代云平台提供可视化控制台简化配置流程,但底层原理仍需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