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器IP安全加固策略
建议禁用默认root账户远程登录,创建独立管理员账号并启用双因素认证。通过防火墙规则限制仅允许可信IP段访问SSH、RDP等管理端口,如配置iptables仅开放业务必要端口。同时建议采用IP地址隐藏技术,通过代理服务器或NAT网关隔离真实服务器IP。
二、域名解析防篡改配置
关键配置步骤包括:
- 启用DNSSEC协议,通过数字签名验证DNS响应完整性
- 限制域名解析记录的修改权限,设置多级审批流程
- 配置TTL时间低于300秒,缩短DNS缓存中毒攻击窗口
三、实时攻击监测与响应机制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监控异常流量模式,例如:
- 检测单个IP高频DNS查询行为
- 识别非常规端口扫描活动
- 设置自动阻断规则,对持续恶意请求IP进行黑名单处理
四、DNS解析性能优化方案
建议采用分级解析架构,配置权威DNS和递归DNS分离部署。通过Anycast技术实现全球节点负载均衡,配合CDN加速静态资源访问。定期执行dig命令测试解析延迟,优化DNS记录缓存策略。
五、日志审计与备份恢复
应集中存储以下日志数据:
- 防火墙拦截日志(保留周期≥180天)
- DNS查询日志(含请求源IP和时间戳)
- 用户权限变更记录
建议每周执行全量配置备份,并通过SHA256校验备份文件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