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体系发展背景
随着城市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成都自2022年起通过政府引导、学校承办、社会参与的方式建立寒假托管服务体系。该体系以解决学生假期监管真空为核心目标,依托天府新区等试点区域,逐步形成”公益普惠+五育融合”的服务模式。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托管点位已覆盖87%的街道,服务时长普遍达到每日9小时,有效缓解家长的后顾之忧。
多元课程体系解析
成都托管服务构建起包含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 素质拓展课程:涵盖体育冠军训练营、艺术工作坊、科创实验室等34类项目,采用”3+2″教学模式(3小时基础素养+2小时专项提升)
- 研学实践课程:设置自然探索、非遗传承、科技探秘三类主题路线,单次行程包含4-6个实践点位,配备专业研学导师
- 学业辅导模块:提供分层作业指导服务,建立”线上答疑+线下督导”双通道支持系统
专业师资保障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呈现三大特征:
- 实行教师资质三重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证+专项技能证书+岗前培训认证)
- 建立共享师资库,整合学校教师、专业教练、非遗传承人等6类人才资源
- 推行师生比动态调控机制,文体类课程不超过1:15,实践类课程不超过1:8
托管服务实施规范
服务运营严格执行”五统一”标准:
- 收费管理:基础托管费每日不超过50元,餐费按15元/餐的成本价收取
- 安全管控:实行电子围栏+人脸识别双定位系统,建立应急预案响应机制
- 质量评估:引入第三方督导机构,从课程实施、家长满意度等6个维度进行星级评定
服务成效与展望
2025年寒假期间,成都托管服务累计接待学生12.3万人次,家长总体满意度达94.7%。未来将通过智慧托管平台建设,实现课程预约、过程监控、效果评价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推动服务标准化与个性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