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据中心布局优化与算力升级
潍坊市采用”核心节点+特色集群”架构,形成三级算力服务体系。高新区构建以软件园云计算中心为政务核心,潍柴、万声数据中心为产业核心的算力集群,标准机架数突破3000个,承载60余个产业平台。奎文区新建数据中心规划300个机架,具备2368核vCPU算力资源,支持GPU节点扩展,实现政务云资源弹性扩容。
二、数字产业生态构建路径
通过”龙头引领+园区集聚”模式培育数字产业集群:
- 潍柴动力工业互联网平台获省级大赛一等奖,带动40余家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
- 元宇宙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形成3D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优势
- 潍坊软件园建成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汇聚专精特新企业48家
三、数据治理体系完善实践
建立”三位一体”数据治理机制:
- 构建人口/法人/地址三大基础库,归集41万条核心数据
- 实施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完成62家单位数据资产登记
- 开发105个标准化接口,实现20余部门数据互通
四、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模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三化”特征:
领域 | 建设目标 |
---|---|
5G网络 | 建成基站800+,核心城区连续覆盖 |
智能充电 | 公共充电桩突破1500个 |
视频感知 | 整合监控4万路,14部门共享 |
潍坊市通过构建”算力-数据-应用”协同体系,实现数据中心PUE值优化至1.3以下,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8%。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推动300余项政务数据目录开放,形成”云边端”协同的智能算力网络,为山东半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