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数据中心的地理分布特征
安徽省数据中心主要呈现以下分布特点:
- 省会核心区:合肥及周边地区依托政策支持和技术优势,形成多个现代化数据中心集群,具备高密度服务器部署能力
- 区域协同布局: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承接长三角数据资源,构建跨区域算力枢纽,实现与江浙沪地区的网络直连
- 网络拓扑优化:利用中部区位优势,全省数据中心通过骨干网络实现全国平均访问延迟低于50ms的优质连接
二、政务云平台的战略布局与架构
安徽省政务云采用双区隔离架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建设模式:
- 物理隔离的互联网区与政务外网区,分别承载公共服务和内部系统
- 云网融合部署,支持专线、移动网络等多接入方式,实现全省117个政务部门系统迁移上云
- 构建四级安全防护体系,涵盖物理环境、网络通信、设备计算、应用数据等维度
采用三层次灾备体系:本地备份、同城容灾、异地数据保护,确保业务连续性
三、政策环境与产业发展支持
安徽省通过多维度政策推动服务器基础设施建设:
- 2017年成立大数据产业联盟,制定云计算服务标准与安全规范
- 实施“数字江淮”战略,2021-2025年累计投入23亿元用于政务云扩容
- 建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本地化技术服务商生态体系
四、典型案例:芜湖超级机房
芜湖市通过建设跨省算力枢纽实现突破性发展:
- 部署长三角地区最大规模浸没式液冷机房,PUE值降至1.15以下
- 构建“三纵三横”网络通道,直达上海、杭州、南京等核心城市
- 2024年承接江浙沪30%非实时算力需求,形成区域协同新范式
安徽省服务器布局呈现“双核驱动、多点支撑”特征:以政务云平台保障政务数字化底座,依托区域数据中心承接产业算力需求。这种分层布局既满足安全合规要求,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