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概述与网络架构设计
双线带宽部署通过整合两条独立网络链路,实现带宽叠加与故障冗余。典型架构包含以下组件:
建议采用分层设计:接入层部署双运营商线路,汇聚层实施策略路由,核心层配置负载均衡策略。该架构可支持500M-1Gbps带宽的融合接入。
二、策略路由配置实践
基于源IP和业务类型实施策略路由:
- 划分业务流量类型(如视频会议、文件传输)
- 创建ACL规则匹配特定协议或端口
- 设置路由映射表指定出口线路
- 移动终端→移动线路
- 企业ERP系统→电信专线
在OpenWrt系统中可通过mwan3
模块实现策略路由,设置跃点数控制优先级。
三、负载均衡实现方法
负载均衡配置需考虑带宽权重与协议特性:
流量类型 | 分配算法 | 权重比例 |
---|---|---|
HTTP/HTTPS | 加权轮询 | 5:3(电信:移动) |
VPN隧道 | 最小连接数 | 固定出口 |
建议开启会话保持功能避免TCP连接中断,同时配置QoS策略保障关键业务带宽。
四、高可用性设计与验证
实现故障自动切换需完成:
- 部署ICMP/TCP健康检查(间隔≤5s)
- 设置故障切换阈值(3次检测失败)
- 配置BGP路由收敛(企业级部署)
验证步骤包括:断开主线路测试切换延时、模拟高负载测试带宽叠加效果、检查策略路由命中率等。
通过策略路由与负载均衡的协同配置,可最大限度发挥双线带宽价值。建议每月执行链路质量评估,动态调整权重参数。工业场景需特别注意网络抖动控制,推荐采用硬件加速方案提升处理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