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美国在GPU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英伟达(NVIDIA)和AMD等知名公司,这些公司在GPU的研发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英伟达凭借其CUDA软件生态和持续优化的GPU架构,在AI芯片领域长期占据优势,占据了AI训练市场超90%的份额。美国的超级计算机如Summit和Sierra也大量使用GPU技术。
2. 中国:中国在GPU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和企业加大了对GPU的研发投入,推动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GPU企业的发展,如华为、中科曙光等。尽管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但国内GPU厂商的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正在缩小。例如,景嘉微的JM9系列GPU在部分性能上接近NVIDIA GTX1080。
3. 欧洲:欧洲在GPU制造方面的实力相对较弱,但一些企业如英国的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和法国的CEA-Leti在GPU设计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欧洲的ARM公司在GPU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4. 日本:日本在GPU领域也有一定的发展,其超级计算机如Fugaku使用了A64FX处理器。日本的LUMI超级计算机也采用了AMD Instinct MI250X GPU。
5. 韩国:韩国在GPU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应用上,其GPU芯片在自动驾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6. 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意大利、德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也在GPU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超级计算机中也使用了GPU技术。
全球各国在GPU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了GPU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GPU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各国将继续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