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费用与预存陷阱
部分大唐电信流量卡在宣传中标注“19元/月”等低价套餐,但用户激活后常需支付额外费用,包括激活费、物流费及预存话费。例如有用户反馈,实际使用中发现首月需预存100元才能享受宣传优惠,且预存金额需分5个月返还。
更隐蔽的套路是套餐资费随时间上涨:初期低价吸引用户,第二个月起月租自动上调至29元甚至更高,此类案例在社交媒体投诉中屡见不鲜。
二、虚假宣传与流量虚标
运营商常以“无限流量”“200G通用流量”为卖点,实则存在两类限制:
- 定向流量占比过高,部分宣传的“通用流量”实际包含70%以上仅限特定App使用的定向流量
- 流量虚标严重,用户实际可用流量仅为标称值的60%-80%,物联卡改装的流量卡问题尤甚
三、自动续费与合约限制
部分套餐强制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达套餐费用3倍的违约金。更隐蔽的是自动续费条款:用户若不主动取消,套餐到期后自动按原价续费,有消费者因此被扣费长达半年。
四、限速与网络覆盖隐患
实际使用中存在双重限制:当用户月流量超过40G后,网速可能降至128kbps,且偏远地区信号覆盖不稳定。测试数据显示,同套餐在不同区域的网速差异可达10倍以上。
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核验套餐详情,特别注意三点:①合同中的资费调整条款 ②流量类型及限速阈值 ③解约赔偿细则。建议首次办理选择无合约期套餐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