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断卡行动背景与目标
自2020年“断卡行动”实施以来,公安机关通过打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已切断大量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工具。该行动旨在通过源头治理,减少“实名不实人”的卡类流通,遏制诈骗分子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实施犯罪的漏洞。
二、识别新型诈骗陷阱
当前诈骗手段呈现多样化趋势,需警惕以下新陷阱:
- 街头信息收集陷阱:以赠送礼品为诱饵,骗取个人信息用于非法注册公司或银行卡;
- 虚假客服退款:冒充电商平台以“双十一”“退货”等名义诱导用户登录钓鱼网站;
- 银行卡收购骗局:以高额回报诱导出售个人银行卡,实际用于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
三、实用防范措施
个人防范需遵循“三不原则”:
- 不轻信:对陌生电话、短信中涉及资金操作的内容保持警惕,挂断后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 不透露:不向他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尤其警惕“安全账户”等话术;
- 不转账:任何要求向陌生账户汇款的行为均需当面或视频确认身份。
四、技术手段助力反诈
公众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主动排查风险:
- 使用“天眼查”或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名下是否被冒用注册公司;
- 持身份证至三大运营商营业厅核查名下异常手机卡;
- 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平台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发现异常贷款记录及时报警。
五、提升法律意识与责任
非法买卖银行卡可能导致承担洗钱、诈骗等连带刑事责任,且会严重影响个人征信。公众应主动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断卡行动,发现可疑交易线索可通过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
在公安断卡行动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公众需通过增强防范意识、掌握技术工具、履行法律义务形成反诈合力,共同筑牢电信网络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