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01:18:37
757

电信卡诈骗案例最新

摘要
2025年最新电信卡诈骗典型案例梳理 1.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诈骗 案例概况: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通过向未成年人(11岁至16岁)收购电话卡,并雇佣未成年人拨打诈骗电话,以“手机口”项目为掩护,配合上家实施诈骗。累计拨打诈骗电话1524条,导致5名被害人被骗47万元。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其利用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分别…...

2025年最新电信卡诈骗典型案例梳理

1. 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诈骗

案例概况:被告人肖某诚、洪某煌通过向未成年人(11岁至16岁)收购电话卡,并雇佣未成年人拨打诈骗电话,以“手机口”项目为掩护,配合上家实施诈骗。累计拨打诈骗电话1524条,导致5名被害人被骗47万元。

电信卡诈骗案例最新

判决结果:法院认定其利用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和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2. 针对海外留学生的诈骗

案例概况:被告人朱某民针对海外留学生群体,通过虚构身份、伪造证据等方式实施诈骗。具体手段包括冒充公检法人员或利用虚假投资平台诱导转账。

典型手法:以“涉嫌洗钱”“账户异常”等理由恐吓受害人,要求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3. 虚假客服类诈骗

案例概况:不法分子冒充“抖音客服”,谎称用户开通付费会员需取消,诱导受害人添加虚假“金融客服专员”QQ,以验证资金为由骗取转账。如吴某被骗2.2万元。

延伸手段:通过话术制造恐慌,要求受害人短期内完成转账操作,否则面临“高额扣费”。

4. 电话卡收购与非法使用

案例概况:黄某等人明知他人实施诈骗,仍通过收购、提供电话卡建立通讯传输渠道,协助拨打诈骗电话,导致多名受害人被骗16.9万元。黄某从中获利1.5万元。

判决结果:黄某被认定为从犯,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

5.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

案例概况:余某、黄某等人在境外组建电诈集团,通过组织人员偷越国境、架设通信设备等方式实施诈骗,涉及金额巨大。

从严惩处:主犯余某、黄某等人均被顶格判处无期徒刑,彰显对跨境电诈的“全链条”打击力度。

6. 冒充公检法诈骗未成年人

案例概况:诈骗分子通过游戏社交平台联系未成年人,谎称其“违规领取游戏皮肤”,冒充警方威胁“冻结账户”“判处刑期”,诱导转账。如陈某被骗1.6万元。

作案特点:利用未成年人心理脆弱性,通过视频通话伪造身份增强欺骗性。

当前电信卡诈骗的新趋势

低龄化工具人:犯罪组织通过利诱、威胁等方式招募未成年人参与收卡、拨打电话等环节,降低自身风险。

技术隐蔽性增强:采用“手机口”中转、境外服务器等技术手段,规避侦查。

精准化目标筛选:针对留学生、未成年人、急用钱群体定制话术,提高诈骗成功率。

司法机关已明确释放“从严惩处”信号,重点打击组织者、惯犯及利用特殊群体犯罪的行为。公众需警惕异常来电,勿轻信“转账解冻”“安全账户”等话术,保护好个人电话卡信息。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