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送的常见套路
电信运营商常以“免费赠送”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吸引用户办理宽带套餐,但这些优惠往往附带隐藏条件。例如,用户需签署两年以上的合约协议,期间无法更换套餐或退网,否则需支付设备违约金。更有案例显示,免费设备实际通过贷款形式绑定用户信用,分期还款金额被包装成月租费,导致用户被动接受长期合约。
- 以免费设备为诱饵推荐套餐
- 办理时隐瞒协议期限和违约金条款
- 通过金融分期绑定用户信用
- 变更套餐时索要高额违约金
隐藏的协议条款
消费者办理时往往被口头承诺“随时可取消”,但实际签订的电子协议中可能包含以下条款:赠送设备需使用满24个月、变更套餐需补交设备差价、提前解约影响个人征信等。有用户反映,工作人员引导快速签字,未详细说明协议内容,导致后期维权困难。
消费者维权难点
当发现问题要求取消服务时,运营商常以“协议已生效”“系统无法操作”等理由推诿。即便投诉至工信部,处理周期可能长达数月,期间仍需持续缴费。更严重的是,部分设备费用被包装成“网络优化服务费”等模糊名目,账单明细难以追溯。
避坑指南
- 办理前要求书面确认设备产权归属
- 重点核查协议中的解约条款和违约金比例
- 定期查询账单明细,警惕不明扣费项目
- 保留业务员承诺录音等证据
电信宽带赠送路由器存在捆绑消费风险,其商业模式依赖长期合约锁定用户。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办理时坚持核对协议细节,定期审查通信账单,遇到侵权应及时通过工信部等渠道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