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资费隐形涨价
业务员常以补贴话费、赠送设备等名义推销套餐,却在签约后通过添加维护费、设备租赁费等隐性费用抬高实际支出。有用户反映签约时约定199元/月,实际扣费却达249元/月,三年多支出1800元。
- FTTR设备维护费:50元/月
- 提速服务费:100元/永久
- 套餐升级服务费:30元/月
二、网速降级不降费
续费时未明确告知速率变更,导致用户支付相同费用却享受更低网速。有案例显示100兆宽带续费后降速至10兆,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建议操作流程:
- 登录运营商官网查询当前网速
- 要求业务员书面确认续费后速率
- 使用第三方测速工具定期检测
三、合约期限与违约金陷阱
融合宽带套餐常设3年合约期,到期后自动续约且资费翻倍。用户若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有案例显示违约金高达剩余合约期费用的70%。
四、免费升级背后的风险
所谓免费设备升级可能涉及语音网关安装,该设备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中转站,存在法律风险。建议拒绝非必要设备安装,要求提供设备功能说明书。
五、虚假优惠诱导续费
业务员通过限时优惠话术制造紧迫感,实则将高价套餐伪装成特惠方案。有用户发现官网原价低于推销价,且赠送设备市价不足承诺价值的30%。
建议消费者办理续费时做到”三查三拒”:查历史账单、查签约条款、查设备说明;拒口头承诺、拒空白合同、拒非必要设备。遭遇侵权时,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