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费升级陷阱
电信运营商常以「限时优惠」名义吸引用户提前续费,但实际套餐资费可能高于原价。例如在用户未明确需求时,客服会通过话术诱导升级高价套餐,甚至直接在系统中修改用户资费方案,导致月租费用上涨。
- 假借「网络优化」名义推销FTTR设备,收取每月50元维护费
- 将5G会员包与视频彩铃强制捆绑收费
二、合约期限延长
提前续费行为可能触发合约重置机制。部分案例显示,用户原合约剩余6个月时办理续费,运营商将重新计算36个月合约期,变相延长服务绑定时间。
- 首次签约:24个月基础合约
- 提前续费:触发「合约重置」条款
- 新合约期:从续费日起重新计算36个月
三、附加服务绑定
办理续费时常见强制捆绑销售,包括摄像头、路由器等设备租赁服务。这些设备看似免费赠送,实则包含隐性条款:
- 设备丢失需赔偿200-500元违约金
- 每月收取10元设备维护费
- 绑定翼支付等金融平台自动扣款
四、违约金条款
提前续费后若需解约,用户可能面临多重违约金叠加。某案例显示,同时解绑宽带、摄像头和手机优惠券,需支付三项独立违约金,总额达500元以上。
五、隐藏费用清单
项目 | 费用说明 |
---|---|
光猫押金 | 退还时扣除折旧费 |
提速服务 | 限时优惠变永久扣费 |
账号管理费 | 每月5-10元「系统维护」费 |
消费者办理宽带续费时应要求书面确认资费明细,重点核查合约重置条款、设备回收规则及解约赔偿标准。遭遇不合理收费时,可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