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相关附加费
运营商常以「免费赠送」名义提供光猫、路由器等设备,但实际可能收取每月10-15元的设备租赁费。部分用户反映,安装时承诺的设备「零费用」最终演变为长达24个月的分期支付,且提前解约需支付设备残值。
- 光猫租赁费:10元/月
- 全屋WiFi服务费:10元/月
- 设备升级费:20-50元/次
增值服务捆绑
79元基础套餐可能暗含32元/月的副卡费用,运营商常以「免费体验」为由默认开通云存储、安防监控等增值服务。更隐蔽的是通过支付宝扫码支付业务费,用户往往数月后才发现15元/月的摄像头月租等扣费项目。
违约金与合约限制
合约期内取消服务需支付「15元×使用月数」的违约金,部分套餐绑定36个月网贷分期,用户解约时才发现需偿还剩余分期金额并支付设备折旧费。合约限制还表现为套餐只能升级不能降档,129元套餐用户无法恢复原89元资费。
套餐降速陷阱
运营商通过「免费提速」活动诱导用户签署隐藏条款,实际100M基础宽带包含20元/月的加速服务费。更隐蔽的是「达量降速」机制,当用户月流量超过1TB后,实际网速可能降至原有带宽的30%。
应对建议
- 要求提供纸质版完整费用清单
- 重点核查合同中的「违约条款」
- 定期通过官方APP查询细分账单
电信后付费宽带的隐形收费多通过设备租赁、服务捆绑、合约限制三重机制实现,消费者需警惕「免费升级」「体验赠送」等话术,特别关注合同中的费用明细与解约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