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费规则透明度缺失
梅州电信宽带办理过程中,用户普遍反映存在未告知的附加费用。例如在设备租赁场景中,营业厅承诺免费赠送的光猫和路由器,在用户办理销户时却被要求支付360元设备买断费。更有多起投诉显示,部分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来电名片费(10元/月)和天翼云眼摄像头费用(27元/月),持续时间长达11个月。
- 设备租赁费:光猫/路由器买断费300-500元
- 增值服务费:云存储、摄像头月租等15-27元/项
- 安装调测费:100-200元未提前告知
二、套餐升级暗藏陷阱
促销活动中常见的套餐升级服务存在显著信息不对称。有用户反映,装维人员以设备老旧为由诱导升级219元套餐,承诺每月优惠50元,实际办理后却发现优惠仅限首月。更有多起案例显示,未成年人办理的129元套餐因包含设备赠送条款,在提前解约时需支付895.5元违约金。
三、违约金争议频发
合约期内的解约成本引发大量纠纷。典型争议包括:千兆套餐用户因资费计算方式不透明,实际月支出比宣传价高出32%;短期宽带需求者被迫签订两年合约,提前解约需支付月费7倍的违约金。这些情况暴露出套餐说明中关于违约责任的条款存在表述模糊问题。
四、售后服务推诿扯皮
收费争议发生后,客服与营业厅的协同处理机制形同虚设。有用户为索取发票在10000号与营业厅之间被推诿半年,最终仍需支付1537元违约金。此类现象表明,梅州电信尚未建立有效的内部问责制度和客户投诉快速响应通道。
收费争议频发的根源在于运营商服务流程存在系统性缺陷。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要求书面确认资费明细,留存推广话术证据,遇争议及时向通信管理局申诉。监管部门需加强套餐备案审查,强制要求运营商公示典型争议案例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