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自动降级陷阱
新疆用户曾遭遇协议中承诺的900元包年套餐,在续约时未经告知自动转为128元/月的高价套餐。运营商以”用户自愿放弃优惠”为由推诿,实际通过协议条款模糊化实现隐形涨价。类似案例中,续费后网速从100兆骤降至10兆但资费不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二、隐形捆绑消费
运营商常以赠送设备为诱饵绑定长期合约,具体表现为:
- 强制绑定36个月花呗分期,用户不知情下形成网贷债务
- 赠送摄像头、光猫等设备需签订3年以上合约,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副卡服务与主套餐强制捆绑,月费叠加形成隐形消费
三、违约金霸王条款
用户发现套餐问题后,常面临高达800元的违约金索赔。即便在签约7日内申请撤销,仍需自行归还全套设备,缺失任一配件将无法注销账户。更存在工作人员代签”已阅读协议”等字样,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
四、诱导式升级套路
业务员常以”免费升级”为名推销高价套餐,具体手段包括:
- 隐瞒新套餐的限速条款,导致升级后实际网速下降
- 虚构”独家优惠”诱导签约,实际同价位套餐包含更多权益
- 通过话费返还活动掩盖真实资费,实际需完成复杂领取流程
五、设备回收争议
赠送的光猫、路由器等设备在合约期满后需完整返还,但存在两大隐患:设备自然损耗被认定为人为损坏需赔偿;安装时未提供完整清单,注销时以”设备缺失”为由拒绝办理。
消费者办理续约时应坚持三原则:要求书面确认套餐速率与资费、拒绝非必要设备赠送、全程录音留存证据。遭遇纠纷时可向自治区工信厅(0991-2388831)或通信管理局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