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藏的副卡与宽带调速费
多名用户反映办理电信宽带时被强制绑定副卡,业务员声称”免费赠送”,实则每月收取10元/张的副卡费用,叠加彩铃等附加服务后,额外费用可达套餐金额的40%。更有用户发现79元基础套餐中包含20元宽带调速费,该收费项未在签约时明确告知。
- 副卡服务费:10元/张/月
- 宽带提速费:20元/月
- 彩铃服务费:6元/月
二、增值服务自动扣费陷阱
通过IPTV等设备开通的付费服务无需二次验证,19元/月的音乐服务费直接计入话费账单。用户投诉称父母仅使用基础电视功能,却在不知情状态下连续10个月被扣增值服务费。类似情况还包括云回看、安防监控等服务的隐性绑定。
三、合约违约金争议
三年期合约的违约金计算方式存在争议,用户提前解约需支付15元×已使用月数的违约金。更有多起投诉指出,业务员私自办理36期网贷分期,用户需持续支付费用直至合约期满。
- 业务员代签”已阅读协议”等字样
- 合约期限未明确告知
- 违约金计算方式不透明
四、设备租赁与安装费
路由器等设备存在租赁与购买双重收费模式,部分用户遭遇”赠送设备变分期商品”的情况。安装调试费标准混乱,有用户被收取399元第二条网线费用却未提前告知。
电信宽带收费体系存在多重隐形消费陷阱,从基础套餐绑定到设备租赁均暗藏附加条款。消费者需特别注意:①签约时要求逐条解释费用构成②每月核查电子账单明细③留存业务员承诺录音④谨慎签订长期合约。监管部门应建立更透明的资费公示制度,遏制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