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条款不透明引发质疑
消费者普遍反映办理宽带业务时,营业人员未明确告知存在最低消费年限及违约金条款。部分案例显示,协议文件仅要求用户签字确认,但关键条款以模糊化处理或未作口头说明。更有用户指出,在升级套餐时通过短信验证码形式强制绑定三年合约,业务员未提供纸质协议。
高额违约金争议
合约期内注销宽带需支付违约金的现象频发,具体表现为:
- 同城移机受限需缴纳违约金
- 未使用满三年收取总费用30%违约金
- 违约金计算方式缺乏透明公式
有用户办理一年后销户被要求支付1700元违约金,电信提出”新装宽带抵扣旧违约金”方案更引发争议。
捆绑销售问题
强制绑定服务包含三大类型:
- 宽带必须绑定手机卡并设置最低消费
- 套餐升级强制搭售智能设备租赁服务
- 注销宽带需归还全部赠品设备
此类捆绑行为导致用户手机欠费即断网,设备遗失需赔偿等衍生问题。
服务流程不合理
争议性服务流程体现在:
- 注销宽带需跨区域办理
- 投诉处理周期超过15个工作日
- 客服推诿不提供原始协议
有用户反映投诉后收到不同解决方案,基层营业厅与客服中心存在答复矛盾。
电信宽带服务争议核心在于格式条款的片面告知与权力义务不对等,建议监管部门要求运营商在办理时采用双录系统留存告知证据,同时规范违约金计算标准。消费者应主动索取书面协议,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