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万兆网络的技术架构与选型
三峡大学通过中国电信部署的”5G-A无线+万兆光网”双网融合架构,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双万兆覆盖。无线侧采用5G-A 3CC三载波聚合技术,峰值速率突破10Gbps;有线侧基于F5G-A(第五代固定网络)架构,通过全光网络改造实现万兆到教室的传输能力。该架构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 无线5G-A支持3.5GHz+2.1GHz双频段聚合,提升频谱效率
- 光网络采用OSU(Optical Service Unit)技术,实现物理层硬隔离
- 部署SDN控制器实现双网智能调度
二、5G-A与F5G-A协同部署方案
在校园网络部署中,通过三阶段完成双网融合:
- 骨干网升级:改造核心机房设备,部署华为CloudEngine系列交换机
- 区域覆盖优化:按教学楼、宿舍区等场景定制AP布点方案,单AP覆盖半径80米
- 终端适配改造:在106间智慧教室部署支持Wi-Fi 7的CPE设备
通过双万兆网络叠加,实现无线空口时延低于5ms、有线网络抖动小于1μs的传输性能。
三、校园场景化覆盖实施路径
针对3000亩校园内的差异化需求,采取分层覆盖策略:
- 教学区:部署高密度小基站,支持AR/VR课堂的8K视频流传输
- 科研区:建设专属切片网络,保障30P算力中心的低时延互联
- 宿舍区:采用Massive MIMO技术,单小区支持1000+终端并发
通过智能网优平台实现全网流量可视化,动态调整45个逻辑分片的资源分配。
四、网络性能与应用成效
项目实施后,校园网络核心指标显著提升:
- 出口总带宽达85Gbps,增长300%
- 支持10万级物联网设备接入
- 在线考试系统可承载5000人并发
双万兆网络支撑了全息投影教学、远程科研协作等创新应用,助力学校获批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平台。
结论:三峡大学通过5G-A与F5G-A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慧校园网络体系。该方案为高密度校园场景提供了可复制的网络建设范式,其技术路径包含载波聚合、网络切片、智能运维等关键要素,有效解决了传统校园网带宽不足、时延偏高等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