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全要求
机房选址需满足防震、防风、防雨要求,且不得位于建筑高层或地下室。出入口需配备专人值守及电子门禁系统,来访人员须经审批流程并限制活动范围。机房应部署气体灭火装置和UPS供电系统,重要区域需设置防盗报警和视频监控。
网络安全规范
网络架构需绘制实时拓扑图,核心设备实施VLAN逻辑隔离和QoS流量控制。必须配置以下安全设备:
- 网络审计系统记录操作日志
- 入侵检测/防御设备实时监控威胁
- 防火墙执行IP/MAC绑定策略
主机安全控制
服务器需配置三重防护机制:身份鉴别要求采用双因素认证,访问控制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审计系统需记录完整操作日志。关键服务器必须实现双机热备或集群部署,并定期进行漏洞扫描。
应用安全标准
应用系统需具备通信加密、存储加密功能,并部署网页防篡改设备。开发过程中应遵循安全编码规范,上线前需通过渗透测试,确保不存在中高风险漏洞。
数据安全保护
实施三级数据保护策略:本地每日备份、异地容灾备份、关键数据加密存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需包含分类标识、传输加密、安全销毁等环节,核心数据库应部署审计系统。
三级等保测评技术要求涵盖物理环境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体系,涉及200余项具体控制点。企业需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确保持续符合等保三级认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