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书有效期大幅缩短
自2025年起,主流CA机构全面推行3个月有效期政策,取代原有1年标准。该调整源于Google推动的90天证书计划,要求企业每季度更新证书以提升安全性。目前阿里云、天府快车等平台已实施该政策,仅提供3个月有效期的单域名/通配符证书。
应对策略包括:
- 选择支持多年订阅计划的服务商,如天府快车支持1-5年订阅
- 部署自动化工具实现证书轮换,避免人工操作失误
二、免费政策全面收紧
2024年起,国内云厂商取消免费一年期SSL证书服务,替代方案包括:
- 阿里云个人用户每年限领20张免费测试证书
- R3等国际平台提供无限制申请,但兼容性较差
- 短效免费证书(1-3个月)成为主流替代方案
企业用户需关注阿里云等平台的新品线,OV/EV证书最低58元/年起。
三、自动化部署成为趋势
为应对高频次证书更新,服务商推出两类解决方案:
- 云端托管自动续期:域名托管在服务商平台时自动完成DNS验证和部署
- API接口工具包: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第三方服务器的证书自动更新
该技术显著降低人工维护成本,但需注意不同平台的API兼容性差异。
四、购买策略调整建议
基于最新政策,建议采取以下购买策略:
- 优先选择支持多年订阅的DV证书,平衡成本与安全性
- 企业用户关注OV/EV证书折扣,阿里云国际品牌证书低至5折
- 开发测试环境使用限免证书,生产环境采用付费证书
SSL证书政策调整推动行业向短周期、高自动化方向发展。建议企业建立证书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结合订阅服务与自动化工具应对新规,同时关注阿里云等平台的特惠活动降低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