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阻断攻击源
发现攻击后,首要任务是切断攻击者与服务器的连接通道。通过阿里云控制台关闭公网IP或调整安全组规则,禁止所有非必要端口的外部访问。若遭遇DDoS攻击,可立即启用高防IP服务将流量牵引至清洗中心。
- 断开互联网连接并限制SSH/RDP访问
- 关闭非核心业务端口
- 启用流量清洗服务
启动安全防护机制
激活阿里云安全防护体系,通过云盾WAF拦截恶意请求,同时利用云监控工具分析攻击特征。重置所有系统账户密码及API密钥,确保采用12位以上混合字符。
- 开启DDoS防护和Web应用防火墙
-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告警
- 建立双因素认证机制
系统修复与数据恢复
在隔离环境进行全盘扫描,使用杀毒软件清除木马程序,检查系统启动项和定时任务。优先从安全备份恢复数据,避免直接操作原始磁盘。
- 创建系统快照用于取证
- 挂载只读备份盘恢复数据
- 重装受污染的系统组件
后续防护策略优化
建立常态化防护体系,每周检查安全组规则,每月进行漏洞扫描。通过阿里云态势感知服务建立攻击画像,配置自定义防护规则。
- 部署多层CDN隐藏真实IP
- 设置流量基线自动告警
- 定期开展渗透测试
通过”阻断-防护-修复-加固”四阶段处置模型,可有效控制攻击影响范围。建议企业建立包含云监控、自动快照、异地备份的完整应急体系,同时培养专业安全运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