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评级调整原因
高盛于2025年2月21日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17美元上调至160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14港元调整至156港元,主要基于两大核心因素:阿里国内电商业务利润稳定性超出预期,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333%,展现强劲的现金流支撑能力;阿里云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预期从13%-14%大幅提升至23%-25%,显著高于市场此前预测。
云业务增长动力
阿里云的增长动能来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突破: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云业务2025Q3收入达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
- 管理层明确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越过去十年总和”,强化技术领先优势;
- 2024年Q4资本开支环比激增80%至317.75亿元,主要用于扩建云计算数据中心及AI算力集群。
资本投入与战略布局
阿里巴巴通过结构性调整加速向技术驱动型公司转型:
- 核心电商业务通过让利策略维持市场份额,为云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 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增长32%,海外市场扩张与云计算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 董事会批准年化21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增强投资者信心。
市场反应与未来预期
评级调整后,阿里港股单日涨幅达14.56%,市值回升至2.6万亿港元。国际投行密集增持表明市场认可其战略方向:
- 云计算市场份额有望在2027年前突破亚太地区40%;
- AI技术商业化将推动云业务毛利率从当前23%提升至30%以上;
- 宏观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为数字化转型创造长期利好环境。
高盛上调评级本质是对阿里“云优先”战略的重新定价。通过电商基本盘输血技术投入、AI驱动云业务超预期增长、国际资本持续加仓三大要素,阿里巴巴正完成从电商平台向科技巨头的价值重塑。未来三年基础设施投入的规模效应释放后,云业务有望成为集团核心利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