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赛道下的核心玩家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该投资规模超过过去十年总和。随着AI大模型训练需求激增,阿里云算力产业链已形成覆盖芯片研发、服务器制造、数据中心运营、AI应用开发的完整生态,相关上市公司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上游硬件供应商格局
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供应商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 芯片领域:寒武纪(MLU系列AI芯片适配机器学习平台)与海光信息(DCU系列GPU支持异构计算)形成技术双雄
- 服务器集群:浪潮信息凭借JDM模式占据15%订单份额,中科曙光的硅立方液冷服务器实现PUE值1.1以下
- 数据中心:数据港运营阿里云60%以上机柜,杭钢股份深度参与长三角算力枢纽建设
中游算力服务商竞争
云计算服务商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
- 润建股份通过五象云谷为通义千问提供智能超算支持
- 锐捷网络部署400G交换机构建异构算力底座
- 光环新网运营北京区域1.5万机柜提供混合云服务
下游应用生态布局
AI应用层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 博彦科技提供模型优化服务,拓尔思供应20亿级中文语料库
- 神州数码深度参与AI物联网项目,用友网络迁移ERP系统上云
龙头股价值评估
综合技术壁垒与商业落地能力,数据港(IDC市占率第一)、浪潮信息(AI服务器龙头)、中科曙光(液冷技术领军者)构成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寒武纪、海光信息需关注芯片国产替代进度,而润建股份、锐捷网络等中游服务商具备高弹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