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芯片供应商格局
阿里云采用多元化的芯片供应策略,在通用计算领域主要采用英特尔至强系列处理器和AMD EPYC处理器,而在AI算力领域则与寒武纪、海光信息建立深度合作,其中寒武纪MLU系列芯片已适配阿里云机器学习平台PAI,海光DCU系列GPU应用于大数据分析和AI训练场景。
核心供应商包括:
- 寒武纪:提供AI加速芯片解决方案
- 海光信息:高性能计算GPU供应商
- 英特尔:至强处理器核心供应商
服务器核心供应商矩阵
服务器硬件生态呈现多元化布局,浪潮信息以超过15%的订单占比保持核心地位,其JDM定制模式深度适配阿里云需求。中科曙光则凭借液冷服务器技术,在西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中获得批量部署。
主要供应商梯队:
- 第一梯队:浪潮信息、中科曙光
- 第二梯队:华为、超微、新华三
- 战略备份:戴尔、联想、工业富联
光模块与网络设备生态
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中,中际旭创、华工科技构成光模块双支柱,锐捷网络、紫光股份主导交换机组网方案。其中中际旭创400G/800G光模块已实现规模化部署。
- 光模块:中际旭创(高速光互联)
- 交换机:锐捷网络(智能组网方案)
- 连接器:兆龙互连(铜缆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体系
数据港作为IDC核心运营商,承担阿里云超50%的自建数据中心运营,其模块化设计使PUE值控制在1.2以下。万国数据则提供海外节点支持,与杭钢股份共建的浙江云计算中心已形成区域算力枢纽。
关键基础设施供应商:
- 数据港:核心IDC运营商
- 万国数据:全球化节点布局
- 英维克:液冷温控技术供应商
综合分析显示,阿里云通过构建多维供应商体系保障算力基础设施,其中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在服务器领域,寒武纪、海光信息在算力芯片领域,数据港在IDC领域已形成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这种”主供应商+备份供应商”的生态布局,既保障供应链安全,又推动技术创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