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
阿里云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商迎来确定性增长。数据中心领域重点关注:
- 数据港(603881):阿里云IDC核心供应商,运营其60%以上数据中心,2024年新签订单超15亿元,液冷技术将PUE降至1.1。
- 润建股份(002929):与阿里共建中国-东盟智算云,规划5000P算力规模,2025年订单增速预期超40%。
- 杭钢股份(600126):转型数据中心领域,与阿里合作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已投产,租赁需求稳定。
AI应用与生态合作
阿里云Qwen 2.5模型技术突破驱动商业化落地,重点关注深度绑定生态的企业:
- 用友网络(600588):联合推出企业级AI助手YonGPT,云服务收入占比预计2025年突破60%。
- 神州数码(000034):阿里云“大数据与AI生态合作计划”核心伙伴,参与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
- 每日互动(300766):与阿里在开发者服务、智能风控领域深度协同,机构持仓增长显著。
硬件设备与技术创新
算力硬件国产替代加速,核心供应商具备技术壁垒:
领域 | 标的 | 竞争优势 |
---|---|---|
服务器 | 浪潮信息(000977) | 阿里云服务器主供商,2024订单增速25% |
光模块 | 中际旭创(300308) | 800G光模块市占率超50%,适配AI算力需求 |
液冷技术 | 雪人股份(002639) | 市占率28%,订单增速超40% |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政策驱动方面,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阿里3800亿新基建投资形成双重催化。技术突破上,Qwen 2.5模型商业化加速AI+行业应用落地。但需注意数据中心重资产模式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以及中美技术竞争导致的供应链风险。
建议优先布局技术壁垒高、订单可见性强的算力基础设施标的,如数据港、中际旭创;同时关注AI应用场景明确的生态伙伴,如用友网络。中期可跟踪液冷技术、光通信等细分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