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突增的常见原因
- 恶意攻击:包括DDoS攻击、CC攻击、恶意爬虫等,攻击者通过大量伪造请求耗尽服务器资源;
- 应用异常:如代码死循环、数据库锁表、文件重复上传等程序错误引发的重复请求;
- 资源瓶颈:硬件故障或配置不当导致的网络流量异常波动,例如网卡故障或负载均衡失效。
二、排查流程与技术手段
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系统化排查:
- 通过
阿里云监控控制台
查看小时级流量趋势,定位突增时间节点; - 分析Nginx/Apache访问日志,筛选高频IP和异常请求路径;
- 检查ECS安全组规则,识别未授权的入站流量;
- 使用
iftop
或nethogs
工具追踪实时网络连接。
三、恶意攻击的识别与应对
当确认存在攻击行为时,应立即执行:
- 启用DDoS高防IP进行流量清洗,阻断异常连接;
- 在Web应用防火墙(WAF)中配置CC防护规则,限制单IP请求频率;
- 通过
iptables
临时封禁恶意IP段,并保存攻击证据。
需注意避免误封正常业务IP,如案例中因误封OSS服务IP导致上传功能故障的情况。
四、优化与长期防护策略
建议建立三层防护体系:
- 基础设施层:定期更新系统补丁,设置强密码策略;
- 架构设计层:采用SLB负载均衡和自动伸缩组提升容灾能力;
- 监控响应层:配置流量阈值告警,制定应急预案。
同时建议每月进行压力测试,评估系统承载能力并优化热点接口。
通过构建”实时监控-快速定位-精准拦截-架构优化”的闭环体系,可有效应对阿里云服务器带宽突增问题。建议将安全防护纳入DevOps流程,结合云原生服务实现自动化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