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性策略
阿里云通过多层次架构设计实现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其核心策略包括:
- 多可用区部署:将数据库实例分布在不同物理区域的可用区,避免单点故障。
- 主从复制与自动故障转移:采用实时数据同步技术,主节点异常时秒级切换至备用节点。
- 健康检查与负载均衡:通过SLB服务持续监测后端实例状态,自动分配流量至健康节点。
弹性扩展机制
阿里云数据库的弹性能力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自动伸缩策略:基于业务负载动态调整实例规模,支持流量高峰自动扩容。
- Serverless架构:Tair Serverless KV等产品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按实际请求量计费。
- 混合引擎支持:ROS数据库兼容多种数据库引擎,支持横向扩展存储和计算资源。
容灾与备份方案
为确保业务连续性,阿里云采用多级容灾体系:
- 跨地域数据复制:通过物理层+逻辑层双重同步实现异地灾备。
- 增量备份机制:支持秒级RPO(恢复点目标)和分钟级RTO(恢复时间目标)。
- 同城冗余存储:对象存储OSS自动在多个可用区间备份数据。
阿里云数据库通过分布式架构、智能调度算法与全托管服务,构建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层的完整高可用体系。其弹性扩展能力覆盖资源调配、成本优化和性能保障三大维度,结合多层级容灾方案,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灵活的云数据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