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与服务器准备
需准备支持网络传输的IP摄像头设备,建议选择兼容ONVIF协议且分辨率不低于1080P的型号。同时购买阿里云ECS服务器,推荐选择2核4G以上配置并部署在靠近用户地域的节点,确保视频流传输稳定性。
二、服务器环境配置
通过SSH登录服务器后,按以下步骤完成基础环境搭建:
- 安装Linux系统(推荐Ubuntu 22.04 LTS)
- 配置安全组规则,开放554(RTSP)、80/443(HTTP/HTTPS)端口
- 部署视频流处理服务(如FFmpeg或Nginx-RTMP模块)
三、摄像头连接设置
完成物理接线后,需通过手机APP进行网络绑定:
- 下载「阿里云智能家居」APP并注册账号
- 摄像头通电后长按复位键进入配对模式
- 在APP「设备管理」中选择「添加摄像头」扫描设备二维码
四、远程访问与管理
连接成功后可通过多途径实现远程监控:
方式 | 操作路径 |
---|---|
网页端 | 登录阿里云控制台→视频服务→设备列表 |
移动端 | APP首页→设备卡片→实时预览 |
建议启用移动侦测报警功能,并通过OSS服务配置7天滚动存储策略。
本文系统阐述了从硬件选型到远程访问的全链路部署方案,通过阿里云服务器与智能摄像头的协同工作,用户可构建高可用性的可视化监控系统。定期检查设备固件版本与网络质量,可确保监控服务的持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