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案码生成方式变更
2024年阿里云备案服务码生成规则的核心变化体现在绑定关系与操作流程上。自11月14日起,备案服务号必须通过账号内已购买的云服务器或虚拟主机生成,取消手动输入功能。新规要求用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生成备案码:
- 账号需持有有效云服务器ECS或虚拟主机
- 备案主体需与云资源所属账号一致
- 单台服务器最多生成5个备案服务号
二、服务码使用规则调整
2024年9月改版后,备案服务码实施一次性使用原则。当服务码被用于备案申请后,即便订单被放弃也无法重复使用,但驳回修改后仍可继续提交直至备案成功。具体使用限制包括:
- 服务码有效期内未使用将自动作废
- 跨账号授权使用需通过企业认证
- 同一服务码不可拆分用于多个域名备案
三、账号权限与授权限制
自2024年2月起,备案服务码的生成和授权权限向企业用户倾斜。新规要求仅认证为企业类型(不含个体户)的账号可申请服务码授权,且每个自然年最多授权至10个不同账号。授权流程新增双重验证机制:
- 首次授权需通过手机验证码确认
- 目标账号需完成实名认证
- 授权记录可在控制台溯源查询
账号类型 | 年生成量 | 可授权量 |
---|---|---|
企业账号 | 不限量 | 10个 |
个人账号 | 5个 | 不可授权 |
四、备案码配额管理优化
新规对备案服务号实施动态配额管理,企业用户通过云资源持有量自动获得对应配额。每台ECS服务器可生成5个备案服务号,虚拟主机则按产品规格分配1-3个配额。未使用配额将滚动累积,但有效期缩短至180天。
结论:2024年阿里云备案码规则在生成方式、使用限制、账号权限三个维度实现体系化升级,强化了云资源与备案主体的绑定关系。企业用户需特别注意授权配额限制,个人用户应合理规划服务器资源配置。建议备案前通过控制台查询实时配额,并优先使用有效期较近的服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