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计费项解析
阿里云函数计算主要基于三个维度进行计费:
- 资源使用量:按内存规格(GB)与执行时间(秒)的乘积计算,公式为计算力 × 执行时长 × 单价
- 调用次数:每次函数调用独立计费,单价为调用次数 × 单价
- 出网流量:包含函数请求响应流量和函数内访问公网产生的流量
实例规格对价格的影响
不同实例类型对应差异化的计费标准:
类型 | 内存规格 | 计费系数 |
---|---|---|
标准型 | ≤4GB | 1.0x |
内存型 | 8-16GB | 1.5x |
计算型 | ≥32GB | 2.0x |
使用时长与计费模式
系统支持两种计费方式:
- 按量付费:按实际消耗的100ms粒度计费,单价低至0.05元/1000ms
- 预付费资源包:包含vCPU、内存等五类资源包,可叠加使用
其他费用与资源包
附加费用包含:
- 公网出流量单独计费(入流量免费)
- GPU实例需叠加GPU资源包
- 新用户可享800万次调用免费额度
阿里云函数计算的费用由资源规格、调用频率、网络流量共同决定,建议通过资源监控工具优化内存配置,结合预付费资源包可降低30%-50%成本。实时业务推荐按量付费,稳定负载场景适合资源包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