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配置诊断
检查网络连接时应首先验证基础配置参数:
- 通过控制台确认实例的公网/私网IP分配是否符合预期
- 使用
ifconfig
命令核对子网掩码和网关设置 - 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 8.8.8.8
检测外网访问
若发现IP地址冲突,需在VPC控制台重新分配弹性IP。子网掩码错误可能导致内网通信异常,建议参考VPC规划文档进行修正。
2. 安全组规则验证
安全组配置错误是导致服务不可达的常见原因:
- 检查入方向规则是否开放必要端口(如HTTP/80、HTTPS/443)
- 验证源地址范围设置,避免过度限制(如0.0.0.0/0需谨慎使用)
- 通过临时开放ICMP协议测试基础连通性
协议类型 | 端口范围 | 授权对象 |
---|---|---|
HTTP | 80/80 | 0.0.0.0/0 |
SSH | 22/22 | 企业公网IP段 |
3. 系统配置检查
操作系统层面的配置需重点关注:
- 系统防火墙(firewalld/iptables)规则是否与安全组冲突
- 检查
/etc/hosts.allow
和hosts.deny
访问控制列表 - 验证DNS解析配置(
/etc/resolv.conf
)
建议通过systemctl status network
查看网络服务状态,使用journalctl -u network
获取详细日志。
4. 硬件与驱动排查
当排除软件配置问题后,需进行硬件层面检查:
- 通过控制台查看实例监控数据,识别CPU/内存异常波动
- 使用
dmesg
命令检索硬件错误日志 - 检查存储设备挂载状态(
lsblk
/df -h
)
如发现硬件故障迹象,应立即创建系统盘快照并提交工单申请硬件更换。
配置错误的排查应遵循网络层→安全策略→系统服务→硬件驱动的递进顺序。建议定期使用阿里云配置审计服务进行合规检查,复杂问题可通过工单系统获取官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