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例规格选择与创建
在阿里云控制台中创建ECS实例时,需根据业务需求选择CPU核数、内存大小和存储类型。通用型实例适合中小型应用,计算型/内存型则适用于高并发或数据处理场景。地域选择建议优先考虑用户集中区域(如华北/华东),网络类型推荐专有网络VPC。
二、安全组策略配置
安全组作为虚拟防火墙,需设置入站/出站规则:
- 开放SSH默认22端口用于远程连接
- 按需开放Web服务端口(80/443)
- 限制敏感端口(如MySQL 3306)的访问源IP
阿里云默认开启22端口,但建议定期检查规则有效性。
三、操作系统安装与初始化
配置流程包含三个核心步骤:
- 选择官方镜像(CentOS/Ubuntu/Windows Server)
- 设置root账户密码或密钥对
- 通过云助手执行初始化脚本
Linux系统建议选择LTS版本,Windows需注意许可授权规则。
四、网络与存储配置
在专有网络VPC环境下需配置:
- 绑定弹性公网IP(非192.168.*私有地址)
- 挂载云盘作为数据存储(SSD/高效云盘)
- 设置子网路由表和NAT网关。
五、远程连接与管理实践
连接ECS服务器的两种主流方式:
- 通过XShell/Putty等SSH客户端连接公网IP
- 使用阿里云Workbench内置终端管理
首次连接需接受SSH密钥指纹,建议启用双因素认证提升安全性。
完整的ECS配置需兼顾计算资源分配、网络策略设计、系统安全加固三大维度。通过合理选择实例规格、精细化安全组规则、规范化的远程管理流程,可构建稳定高效的云服务器环境。定期备份快照与监控资源使用率是运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