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类型选择与配置
阿里云ECS实例提供经典网络和VPC(虚拟私有云)两种网络类型。经典网络适用于快速部署测试环境,而VPC通过逻辑隔离提供更高安全性,支持自定义子网、路由表及交换机配置。创建VPC时需规划CIDR网段(如10.0.0.0/16),并划分业务子网(例如Web层与数据库层独立子网),同时跨可用区部署可提升容灾能力。
公网访问可通过弹性公网IP或NAT网关实现。若需固定公网IP,建议绑定弹性公网IP;多台实例共享出网流量时,可配置NAT网关以降低成本。
二、安全组规则设置
安全组作为ECS实例的虚拟防火墙,需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典型配置步骤包括:
- 创建安全组并绑定实例,按业务需求命名(如“web-sg”);
- 添加入站规则:开放HTTP(80)、HTTPS(443)等必要端口,限制源IP为特定CIDR段;
- 配置出站规则:默认允许所有出方向流量,或按合规要求限制目标端口。
安全组支持优先级规则(1-100,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可组合使用IP白名单和端口范围实现精细化控制。
三、配置最佳实践
为保障ECS实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建议:
- 网络层:优先使用VPC并启用流量日志分析,监控异常访问行为;
- 安全组层:定期审计规则,删除冗余条目,避免开放0.0.0.0/0等高危设置;
- 架构层:结合SLB(负载均衡)与多可用区部署,实现流量分发与故障转移。
合理配置阿里云ECS网络与安全组需兼顾业务需求与安全规范。通过VPC划分隔离环境、安全组实施最小权限策略,并配合监控告警机制,可构建高效可靠的云上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