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器初始化配置
完成阿里云服务器购买后,首先通过控制台获取公网IP地址,使用SSH工具(如PuTTY或Terminal)连接服务器。首次登录需修改默认密码并创建管理员账户,建议选择CentOS或Ubuntu等主流Linux发行版作为操作系统。
基础环境配置流程:
- 安装必要软件包:通过包管理器更新系统并安装Web服务器(Nginx/Apache)、数据库(MySQL/PostgreSQL)等组件
- 配置安全组规则:在阿里云控制台设置入站/出站规则,仅开放必要端口(如HTTP 80、HTTPS 443)
- 挂载数据盘:通过
fdisk
工具分区并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二、服务器管理与操作
日常管理建议采用SSH密钥认证方式登录,可通过阿里云控制台的「远程连接」功能生成临时登录命令。典型操作场景包括:
- 部署Web应用:使用Git克隆代码仓库,配置Nginx反向代理
- 监控系统资源:安装htop工具实时查看CPU/内存使用情况
- 域名解析配置:在阿里云DNS控制台添加A记录指向服务器公网IP
三、安全加固与备份策略
安全防护需多层级实施:禁用root远程登录、设置SSH端口白名单、安装Fail2ban防暴力破解工具。建议每周通过crontab
执行自动备份任务,将关键数据同步至OSS对象存储。
类型 | 频率 | 存储位置 |
---|---|---|
全量备份 | 每周 | OSS跨区域存储 |
增量备份 | 每日 | 本地+云盘 |
通过系统化配置流程和安全策略的实施,可快速搭建稳定可靠的云服务环境。建议定期检查阿里云控制台的安全告警通知,并利用云监控服务进行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