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网络模式类型
虚拟机的网络模式直接影响IP地址设置方式,常见的三种模式需要根据使用场景进行选择:
- 桥接模式:虚拟机获得独立IP地址,与物理机处于同一局域网段
- NAT模式:通过宿主机进行网络地址转换,IP由虚拟网络分配
- 仅主机模式:建立独立私有网络,仅允许宿主机与虚拟机通信
二、配置静态IP地址
固定IP配置需要完成以下关键操作:
- 进入网络配置文件目录: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编辑对应网卡的配置文件(如ifcfg-eth0)
- 设置静态IP参数:
- BOOTPROTO=static
- IPADDR=192.168.1.100
- NETMASK=255.255.255.0
- 指定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 重启网络服务使配置生效
三、修改虚拟主机配置文件
针对Web服务器场景的虚拟主机配置需完成以下步骤:
- 修改
httpd.conf
文件启用虚拟主机模块 - 在
httpd-vhosts.conf
中定义虚拟主机参数 - 为每个域名指定独立IP和站点目录
- 设置正确的文件访问权限和目录索引
四、验证网络连通性
完成配置后需通过以下方式验证设置有效性:
- 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关可达性 - 执行
nslookup
验证DNS解析功能 - 通过浏览器访问测试网页验证端口开放状态
虚拟主机地址设置需重点把控网络模式选择、IP参数配置、服务文件修改三个核心环节。建议优先采用静态IP分配方案,同时注意保持宿主机与虚拟机的网络参数一致性。完成配置后必须进行多维度连通性测试,避免因网关错误或DNS失效导致服务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