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P地址的虚拟主机
通过为服务器配置多个独立IP地址实现不同站点的区分。每个虚拟主机绑定独立IP地址,用户通过不同IP访问对应站点。具体实现步骤:
- 为服务器添加多个IP地址(多网卡或单网卡多IP)
- 在配置文件中为每个IP创建
模块
- 指定各虚拟主机的文档根目录和日志路径
缺点:需消耗多个IP资源,在云服务器环境中实施成本较高。
二、基于端口号的虚拟主机
利用不同端口号区分站点内容,常见实现流程:
- 在配置文件中创建多个监听端口(如80、8080)
- 为每个端口配置独立的
模块
- 设置防火墙开放非标准端口访问
应用场景:适用于内部系统测试环境,但需用户手动输入端口号,不利于公网推广。
三、基于域名的虚拟主机
最主流的实现方式,通过不同域名解析到同一IP地址,在Web服务器中配置:
配置项 | 示例值 |
---|---|
ServerName | www.example.com |
DocumentRoot | /var/www/example |
需配合DNS解析或本地hosts文件实现域名指向,支持HTTPS证书的差异化配置。
三种实现方式各有适用场景:基于IP适合传统IDC环境,基于端口适用于临时测试,基于域名则是现代云环境的主流方案。实际部署应结合网络架构和安全需求选择最佳组合方案。